央行大动作确实惊人,但数万亿资金去向,更值得关切
文/叶檀财经团队
日常喧嚣已经够让人烦恼了,而天气还如此燥热。时届八月末,早晨窗外的艳阳下不动的树枝,听不到一声蝉鸣。
何时能够享受一丝丝安宁?
躁动年代,读书总是没错的,人世间的事,临场想不明白,书中自有指引。
最近读汪曾祺的《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》,里面有篇文章《无事此静坐》,是汪曾祺外公的书房里南墙上挂着的一幅字的内容,出处是苏轼的一首诗,开头就是“无事此静坐,一日似两日”。
汪老的这篇文章有段话读来如沐春风:
静,是一种气质,也是一种修养。诸葛亮云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心浮气躁,是成不了大气候的。静是要经过锻炼的,古人叫做“习静”。唐人诗云:“山中习静朝观槿,松下清斋折露葵。”“习静”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,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。静,不是一味地孤寂,不闻世事。我很欣赏宋儒的诗:“万物静观皆自得,四时佳兴与人同。”唯静,才能观照万物,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。静是顺乎自然,也是合乎人道的。
中国经济慢下来了,很多事情越急越得不到结果,如叶檀老师说的,求而不得,爱而不得,才是一切烦恼的来源。
慢社会,应该是慢活法,还器官老了指望在快车道里飞驰,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。
所谓顺乎自然,合乎人道,也许自然、人道本身也在变,静的本质是一种契合,和自然的变化契合,和人道的走势契合。
《燕食记》里,阿爷说,做人就像蒸包子,“三分做,七分蒸”,发面是包子自己的事,“蒸”是别人的事。
人一辈子,自己好还不够,还得环境时机好,才能成事。
当然,如果面发不好,做人的基底不扎实,即使身处热火朝天的蒸笼,也是无用。
#01
人民币大涨,说明人民币突破地心了吗?
最近两天,人民币“突然”上涨,接连冲破7.1、7.09等重要关口。截至8月30日,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经涨到了7.08。
在人民币上涨的两天里,全球货币的锚——美元也小幅上涨,涨了零点几。美元和人民币同时涨,似乎有点反常识。
看到人民币如此走势,有人都很兴奋,形容得好像人民币要摆脱地心引力。其实拉长时间来看,从7月底到8月底,人民币走势并不强。
据财新8月29日的文章,7月底到8月底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非美货币比人民币走势强的实在太多了,只有美元、卢布、土耳其里拉、沙特里亚尔等走势较弱。
这样算强吗?原来我们的强只盯着美元?
时间拉得再长一点,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。
可见,人民币汇率涨跌是有着明确的指向的,不要只看美元,而是盯着主要贸易国的一篮子货币,保持基本均衡。
#02
央行出手国债市场,买债者还能安心吗?
这一个轮次非美货币升值,主要原因是日元加息以及美元降息预期,其他货币跟随行动,没有跳出这个圈。
最近两天央行的动作,也是人民币短期走强的刺激因素。
8月29日,央行在公开市场栏目里,突然增添了一个新“节目”——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。这个新栏目意味着,央行即将动手参与国债买卖,对国债价格进行明确的引导。
果不其然,隔天8月30日晚上5点,央行第一次下单。
据央行公告,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关要求,2024年8月,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,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,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。
买短卖长,整体是净买入。这个组合操作意味着,要压低短期利率,抬升长期利率,且多买入短期国债利率,意味着投放了1000亿成本较低的基础货币。
(图源:pixabay)最近传统的调节工具MLF,麻辣粉都是缩量续作,让市场感觉央行不太给力。结合国债市场的操作看,用国债置换MLF可能是未来央行的高频操作方式。
当然,最后到底能不能和美日一样用国债调节货币,得各期限的国债储备到足够多的量才可以,和美日相比,中国这方面处于初级阶段。
央行此次操作后,反应最大的是7年期国债,收益率大涨1.57%;其次是5年期和10年期,分别上涨0.93%,0.64%。短期品种,比如1年期是下跌了1.58%,这基本能反映央行操作以及市场预期的变化。
从财政部的国债利率曲线来看,1年期以下的品种近乎持平,甚至6个月的比1年的收益率还高一丢丢。
此前我们曾经分析过,债券市场很多杠杆资金获得了远远超过对应国债收益率水平的成绩,债券市场杠杆化是获得收益的常见办法。
一旦央行出手,债券利率市场发生变化,反噬效果可能非常惊人。借助自己手中的武器,打破单边向下的预期,债券牛市遭遇强大阻力。
从最开始的口头喊话到给银行开罚单,再到下场直接买卖,这出戏的高潮要来了。
目前,从走势来看,过去单边下跌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企稳,甚至有一个明显的W底,尽管目前的经济情况不支持国债收益率就此翻转,但央行打消市场单边预期的目的算是达到了。
(图源:pixabay)8月29日当天,除了开设新栏目,央行还有一个大动作,从一级交易商那里购买了4000亿元特别国债。这笔操作不在新栏目下面,而是划归在央行“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”里。
很多人看到央行这笔操作,又有点绷不住了,认为是央行打算就此开启买卖国债新篇章。实际上,这不是什么新鲜事,只是2007年的滚动操作。
据长江证券,2007年我国成立中投公司,为此发行1.55万亿元特别国债,后来分别在2017年、2022年两次滚动操作,这是第三次。
8月19日,财政部已经公告过此事。从title来看,4000亿滚动操作的国债,名称叫“24续作特别国债01”和“24续作特别国债02”,也是告诉大家,这是续作此前的国债,并不是新路数。
综上,央行可能会在国债市场上做点啥,一心购买债券获取利润的投资者,稍微小心点。
(图源:pixabay)目前的态势,人民币汇率除了对美元升值,对其他多数货币贬值。
这样的升值让人民币综合指数保持稳定,一方面有助于稳住国内资产价格,另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出口的竞争力,毕竟竞争对手对美元升值的幅度比我们还要大。
#03
非税收入占比达历史峰?
8月27日,财政部公布了7月份全国财政收支情况。
央地关系呈现此降彼升的关系。前7个月,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745亿元,同比下降6.4%,相比于6月份,降幅收窄了0.8%,但依然是下降的;前7个月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为75918亿元,同比增长0.6%。
收入增速恰好相反,6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的增速为0.9%,到了7月份变成0.6%,增速下滑了0.3%。
地方政府收入相比于6月份下滑,还是和房地产有关。7月份,国有土地出让金为2500亿,同比下滑40.3%,下滑幅度比6月份进一步扩大了5个百分点。
土地市场依旧没有起色,地方迫切需要获得其他收入,以弥补土地上的匮乏。
(图源:pixabay)财税体制改革主基调就是平衡央地关系,尤其是地方政府收入的窘境。毕竟,社会得继续运作,大家都得活下去。
看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,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财政部数据显示,前7个月全国税收收入为111240亿元,同比下降5.4%;非税收入是另外一幅画风,前7个月非税收入为24423亿元,同比增长12%。
尽管非税收入占比不到税收收入的20%,但增速之快,和税收收入对比之明显,还是让大家非常紧张。
据华创证券统计,如果看非税收入占税收 非税收入的比重,2024年7月是18%,位于历史第三高;但如果把税收 非税收入 土地出让金放在一起看,非税收入的占比在2024年7月达到历史最高。
往好的方面想,这是去土地财政的必然结果,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央行大动作确实惊人,但数万亿资金去向,更值得关切土地财政的颓势要靠非税收入来弥补,让人不踏实。
财政部没有给出非税收入的明细,不好多做分析,只能从税收收入大致了解目前状况。
前7个月,根据财政部的统计,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:
国内增值税41303亿元,同比下降5.2%;
国内消费税10004亿元,同比增长5.5%;
企业所得税30702亿元,同比下降5.4%;
个人所得税8529亿元,同比下降5.5%。
除了消费税以外,其他税种全部下滑,下滑的幅度都差不多,都在5.5%左右。
(图源:pixabay)单看7月份,增值税同比增速为-2.8%,比前7个月稍好,起码下滑的速度在减缓。个人所得税、企业所得税也是类似的情况,7月份的下滑幅度都小于前7个月,个人所得税在7月份是下滑了-4.6%,低于前7个月的-5.5%;企业所得税下滑了-4.9%,低于前7个月的5.4%。
消费税值得单独拿出来说说,因为是财税改革的显眼处。
单看7月份,消费税其实是下滑的,下滑的幅度为3.1%,大幅度低于前7个月5.5%的增速水平。
看A股的消费板块,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大消费走势几乎都非常难看,证明内需疲软带来消费税下滑。
从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公布的社零数据也能看出端倪。以烟酒为代表的消费税大户,7月份出现了罕见的消费数据下滑,尽管下滑幅度仅为0.1%,但远低于前7个月8.7%的增速水平。
按照这个趋势下去,不仅白酒等消费行业的股价会受冲击,消费税对地方的贡献也将下行。
股市不振,成交量低迷,印花税表现自然不好。据财政部数据,前7个月,印花税收入2120亿元,同比下降20.9%。其中,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576亿元,同比下降55%。
土地出让不畅,消费税开始往下掉,其他税收又不太能起来,只靠非税收入,显然无法让地方政府获得充足的财政收入。长期靠非税收入不是办法,将对社会造成危害。
根据长江证券的统计,前7个月,财政收入完成情况比较差,仅高于有特殊情况的2022年,低于近十年来同期水平。
#04
财政支出依然上涨,关注科学技术、农林水、城乡社区支出
收入在下滑,支出依然在增长。据财政部数据,前7个月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5463亿元,同比增长2.5%。
从央地关系看,支出的主要贡献仍然是地方,前7个月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019亿元,同比增长1.5%。中央贡献更多的是增量支出,前7个月,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1444亿元,同比增长9.3%。
(图源:pixabay)具体到支出科目,从同比来看,除了这几年支出比较大的卫生健康以外,其他支出几乎都在上涨,只是上涨的幅度不同。具体情况如下:
1.教育支出23115亿元,同比增长1.1%。
2.科学技术支出5165亿元,同比增长3.8%。
3.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11亿元,同比增长1.1%。
4.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454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
5.卫生健康支出11804亿元,同比下降12%。
6.节能环保支出2828亿元,同比增长2.9%。
7.城乡社区支出11589亿元,同比增长7.2%。
8.农林水支出13350亿元,同比增长8.2%。
9.交通运输支出6559亿元,同比增长0.5%。
10.债务付息支出7116亿元,同比增长5.8%。
上述支出中,变化比较大的值得说一说。
和6月份相比,变化最大的是科学技术,上个月单月支出增速还是负的,这个月一下子变成增长43%。
在科技引领时代发展的时候,加大科技投入是必需的。年初做预算的时候,曾经明确提出,2024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预算安排为3708亿元,增速为10%。
我们分析过,截至上个月科技投入是不够的,这个月的支出就上来了,显然是科技项目资金有了较多安排。
根据中科大的统计,2000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为6:4,到了2020年比例变成了4:6,也就是地方投入占大头,中央出小头。
(图源:pixabay)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,2022年,中央财政科技支出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比例已经变成了34.2%对65.8%,朝着37开的比例迈进。
如果2024年还是2022年的科技投入比例,地方得拿出7300亿左右的资金,这对目前的地方财政压力并不小。
在所有支出里,变化第二大的是农林水支出,同样增速从上个月的负数大幅转正。截至7月份,农林水支出13350亿元,同比增长8.2%,就同比增速而言是所有支出里增速最快的。
农林水支出是啥?我们从农业部截取了2023年执行数据以及2024年的预算数字,里面有详细的农林水支出。
从保险到救灾,从防病虫到农产品质量安全,几乎应有尽有。
科技和农林水支出以外,社保、文化旅游、教育等项目相比于上个月,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,社保上个月的增速是2.6%,7月份变成了5.1%;文化旅游上个月是负10.9%,7月份已经回正到3.6%,教育也是从上个月的负5.9%,回正到4.7%。
截至前7个月,各项开支中,增速排第二的,仅次于农林水支出的科目叫城乡社区支出。
这个科目主要是城市管理,城乡设施建设养护,环卫等方面的支出,具体明细如下:
可以看到,城管执法等支出也在这个里面,顶着烈日的环卫工人们的开支也在里面。
城乡社区支出很有意思,2019年增速非常快,当年增长了16.1%,支出规模超过2.5万亿,此后连续三年呈现下滑趋势,2022年降幅为20%,降到1.99万亿,2021年降低2.5%,支出变成1.94万亿,2022年还是1.94万亿。
从2023年开始,社会活动正常,此项支出又开始增长,2023年增长率5.7%,金额重新突破2万亿。
2024年前7个月,增长7.2%,规模为1.15万亿,中国的城市管理费用,在正常状态下,增速一直相对较高,过去经济好的情况下,可能高一点无所谓,现在的情况,有些开支是否可以考虑进行缩减?
#05
最新工业企业利润有所好转
8月27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工业企业数据。
7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.1%,连续第二个月回升。因此7月份数据拉动,前7个月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速比上个月加快了0.1%,同比增速变成3.6%,利润总额为40991.7亿元。
利润回升大家喜闻乐见,尤其内卷之下,企业总算能喘口气。
(图源:pixabay)但是7月份的利润增速和过去相比,仍然是比较弱的。据国盛证券测算,单看7月份,工业企业利润环比上个月为-22.3%。
从2017年到2019年,也就是疫情前,7月份比6月份的利润环比增速,平均数字为-17.5%,从2021年到2023年,也就是疫情影响阶段,平均数字为-19.6%。也就是说,2024年,7月份的利润下滑速度是高于往年水平。
利润率表现也是类似的情况。
据国盛证券统计,2024年前7个月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率为5.4%,相比6月份有所改善,同比提高了0.04%,但和过去10年同期相比,处于历史第二低。
我们看了具体的利润率情况,私营企业是最低的,只有3.94%,最高的是外企,达到6.8%。
看利润增长情况,又是另一番面貌。外资企业利润增速最快,为9.9%,但是外资这个利润是有代价的,外企似乎放弃了规模,因为收入几乎没增长。成本侧,外资是唯一下滑的,也许外资在成本端学习国内企业吧。
利润增速第二快的是私营企业,增速7.3%,就这么卷的情况下,收入增速依然高于成本增速。做上中游的企业该怎么活?真是很让人唏嘘。当然,电力等成本是上涨的。
尽管国有企业比上个月的表现好一点,但依然是所有主体里,利润增速最慢的,只有1%。
我们此前写过文章,分析公共事业类型的行业,利润增速很快。前7个月,电力、水等行业的利润增速依然是超然的,20%的利润增速水平让人羡慕。
据海通证券统计,作为中游行业,电力热力等行业利润占比已达到全行业的49%。其中,电力热力的占比达到16%,是所有行业里最高的,从历史上看,这是2020年2月以来最高的。
说回工业企业情况。目前的情况,企业不赚利润,能赚现金流能活下去也是本事。问题是,应收账款的增速远远高于收入、利润增速。
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7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.10万亿元,同比增长8.1%。
除了比较强势的企业,或者央国企,目前出炉的半年报,多数企业现金流不理想,应收账款比较多。
#06
山姆逆势扩张,不落的消费帝国?
国内消费不振,但有些消费类型公司的表现却异常的好,比如沃尔玛。在全球股市震荡,科技股每天因为英伟达、因为地缘因素跌宕起伏的时候,沃尔玛那叫一个稳。
稳稳的上涨,稳稳的幸福。
(图源:pixabay)在别人苦不堪言的时候,沃尔玛股价不断创出新高,几乎是每天都在挑战此前的巅峰。
沃尔玛股价如此强劲,得益于不断超预期的表现。无论预期为何,只要能够不断超预期,市场就愿意给更高的股价,更好的估值,沃尔玛就是这样。
8月15日,沃尔玛公布第二季度财报,多项业绩超预分析师的预期。尽管同店收入增速只有4.3%,但高出市场此前的预期3.42%。
山姆会员店现在是沃尔玛增长最强的部分,山姆同店增速为5.2%,高出市场预期3.9%。
在全球电商放缓之际,沃尔玛依然保持了相当不错的增速。据电商头条8月28日的文章,在过去一年里,Walmart.com的销售额每个季度都增长了30%以上,对去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成绩作出了重大贡献。
(图源:pixabay)沃尔玛电商做得好,中国卖家最受益。根据研究公司MarketplacePulse的数据,沃尔玛的在线市场上有超过4.2亿件商品,超过10万名活跃卖家,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卖家位于中国。
和中国消费类似,宠物类品种的在线消费增速很好,每年都能成长20%到30%。
山姆会员店值得展开分析。山姆店是沃尔玛体系里,表现最好的一块。
据沃尔玛业绩电话会,山姆会员店人数创历史新高,让沃尔玛兴奋的是,新一季50%的会员增长来自Z世代和千禧一代。这意味着,山姆未来的增长将非常可观。
在传统大卖场势微的情况下,00后们钟爱山姆店,沃尔玛在逆生长。
(图源:pixabay)让沃尔玛感到不可思议的还有中国市场。
据沃尔玛第二季度财报,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46亿美元,同比增长17.7%,可比销售额增长13.8%。其中,沃尔玛中国电商业务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3%。沃尔玛称,其在中国的电商渗透率达到49%,同比去年增加超过200个基点。
沃尔玛中国的主要驱动力,也是山姆会员店。用沃尔玛国际业务负责人JudithMcKenna的话说,那里(中国)消费者变化的速度令我震惊。
山姆会员店的增速一直高于沃尔玛整体的增速,且其线上贡献占比越来越高。根据8月28日《商业观察家》文章,山姆会员店的线上占比已经接近50%。
根据沃尔玛电话会议的信息,2024年上半年中国区山姆会员店的会员收入增长了26%,同期山姆中国线上业务增速为29%,两者相差无几。
2023年山姆会员店在中国销售额接近800亿人民币,2024年按照29%的增速看,突破1000亿指日可待。
(图源:pixabay)此前山姆曾披露,截至2023年,中国山姆有400万会员。400万会员产生了800亿销售额,平均每个会员销售2万元一年,这在中国当前的消费环境下,算是天文数字了。
山姆会员店的销售增速,也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零数据(3.5%)以及在线销售数据(8.7%)。考虑到山姆2万元的个人消费额,绝对是消费升级的方向,这不得不让人思考,也许国人并不是不消费,而是希望获得好的消费,有信赖感的安全消费。
在食品安全,高度敏感的今天,山姆的信用产生了巨大的商业溢价,这可能是整个中国消费市场都需要思考的。
#07
房地产回归常态,刺激不刺激似乎差距不大
太平洋房屋的数据显示,市场进入相对稳态。不买的照旧不买,要买的刚需和改善该出手也会出手。
先说结论吧,基础周数据趋于稳定,各项数据近期的波动不大。除非有大政策刺激,否则大家就是理性、理性,再理性。
(图源:pixabay)从上海的情况看,8月份市场成交量大约在1.7万套。截至8月16日的数据,近4周的热门小区,存在“总价低、单价低、面积中上、位置在外环以外”的共同性,该趋势在前5~8周也同样存在,就差直接把“我是刚需”写在脸上了。
由于交易时间的不同,有时内环交易量会多一点,有时300万到700万的房子会多一点,整体来说差别不大。
下面这张图显示了内环以内交易略有上升。
环线
6.24~6.30
7.1~7.7
7.8~7.14
7.15~7.21
7.22~7.28
7.29~8.4
8.5~8.11
8.12~8.18
内环以内
11.95%
12.83%
11.26%
12.57%
11.73%
11.79%
13.18%
12.69%
内中环间
17.24%
16.77%
17.40%
17.53%
17.02%
17.47%
19.48%
18.83%
中外环间
20.69%
18.57%
20.33%
18.52%
19.85%
20.36%
19.80%
21.79%
外郊环间
36.57%
35.99%
36.87%
36.39%
36.62%
37.77%
37.31%
36.33%
郊环以外
13.56%
15.85%
14.14%
14.99%
14.78%
12.61%
10.23%
10.36%
另一张图则显然,总价在“300以内”的房源成交占比有所下降,相应的,“300-700万”房源的成交占比在上升。
价格区间
300万以内
49.02%
50.34%
51.07%
50.38%
50.06%
53.53%
50.76%
48.42%
300-500万
28.18%
27.33%
28.27%
27.80%
27.65%
25.95%
26.21%
27.71%
500-700万
10.94%
9.88%
9.39%
9.66%
10.35%
9.46%
10.05%
11.33%
700-900万
5.06%
5.00%
4.99%
5.16%
4.63%
4.96%
5.59%
5.57%
900-1100万
3.16%
3.30%
2.20%
2.84%
3.11%
2.59%
3.02%
3.01%
1100-1500万
1.78%
2.32%
2.23%
2.28%
1.91%
2.27%
2.22%
1500以上
1.86%
1.82%
1.85%
1.96%
1.92%
1.60%
2.11%
1.73%
图四各总价成交量占比
最近有消息称,存量房贷利率将下调,我身边已经正在还房贷、没有享受低利率的购房者还是挺期盼,这对他们来说是实打实的降负债。部分城市房贷利率已进入“2时代”,而存量房贷利率却仍处在4%左右。
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,2024年8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已跌至3.25%左右,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3.6%;一线城市中,目前5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最高的北京、上海是3.4%,广州低至2.9%,而二线城市普遍为3.1%,南京低至2.95%。
考虑到存款利率在不断下调,降低存量房贷也在情理之中,否则一部分人会选择提前还贷。
财联社报道,8月30日地产股持续冲高,包括金地集团、天地源等多支地产股涨停,万科、保利、招商蛇口等地产股票也出现明显异动。分析人士认为,或与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的市场预期有关。
聊一下美国大选。
距离美国大选还有70天左右,全球市场都盯着美国大选的变化进行交易。
中国股市很多因特朗普下跌的出口型公司,近期都有不错的表现,走势几乎是逆大盘而动。这与哈里斯的贸易政策无不关系,也是对特朗普交易的一种修正。
甚至有些人说,这是哈里斯交易。不管怎么说,从市场的角度看美国大选,哈里斯的赢面在上升。
(图源:pixabay)从筹集资金的速度来看,哈里斯的吸金能力确实够强。8月25日,据《观察者网》消息,哈里斯竞选团队在一份备忘录中表示,自哈里斯接替拜登参与总统竞选一个多月以来,哈里斯团队已经累计筹集竞选捐款达5.4亿美元。其中,多达8200万美元的捐款,是在8月19日至22日芝加哥举办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筹集的。
5.4亿美元,是美国大选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筹款水平。这说明,特朗普如有神助的表现逐渐被民众淡忘,甚至让不满特朗普的群体加速集结。
据美国《国会山报》(TheHill)报道,美国费尔利-迪金森大学(FairleighDickinsonUniversity)8月23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,哈里斯在全美范围内以50%的支持率领先于特朗普的43%。
该民调结果显示,两者在党内的支持率均为95%,但在党外,哈里斯的支持率是高于特朗普的,无党派人士中哈里斯的支持率为38%,特朗普为35%。
(图源:pixabay)8月27日,据凤凰网消息,据美国“政客”(Politico)新闻网报道,一名知情人士透露,特朗普私下承认如果不大幅改变竞选策略,他可能在11月输掉大选。这是特朗普第一次表态服软。
几个月前,我们曾写文章分析,市场对特朗普当选预期太过一致,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。对市场而言,一致性预期从来都不是好事情。
现在,市场从特朗普交易过渡到哈里斯交易,这不会形成共识,反反复复拉扯也许才是常态。这样的拉扯,也给全球乃至中国市场奠定了一些基调,纠缠、混沌、平衡,千万不要把宝过度押注在某一边。
评论